<

西沱古镇的儿时记忆-凯发真人首先娱乐

来源:2017-01-02

  最近阅读了几篇描写古镇的文章,都是一道道靓丽风景线。我想到我的家乡:

  重庆石柱县西沱镇。那座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2003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古镇,已多年不见。但小时候刻在记忆深处,那一块块青石板铺成的云梯式街道,那层层叠叠、大小不一、色调各异的竹木吊脚楼,用碱石灰把不规则的石头砌成的“干打垒”墙面,以及蕴藏在商贾云集中的别样风情,总是难以忘怀!

  每每站在西沱中学校大门左前方俯瞰,青灰色的古镇宛如一条巨大的鲤鱼,从江边腾空而起,跳过“龙门”,欢快而有节奏,厚重而有力度。斜阳西下,但见长江水从上游的石宝寨拐了个弯,横着身躯冲小镇扑面而来,到古镇下方突然停住步伐往岸边回流而上,轻柔温情贴着古镇赖以生存的巨型石坡侧身挥手致意,依依不舍北下万州而东逝——西沱“一脚踏三县”由此得名。

  我出生在西沱镇管辖的七八公里外的农村张家坝。周围都是大小山坡,唯独我们那一大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号称全镇闻名的“鱼米之乡”。一条大河和一条小河在此交汇,在石宝寨的正对面汇入长江,跟流经西沱古镇的长江回水首尾相连。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当年我完成插秧、挖地、犁田、割谷、脱谷,经过在石灰、炭渣、石子搅拌碾成的“三合土”地板爆晒之后,用木制风车吹去空壳杂质,装进粗麻线编制的专用口袋,吃过母亲准备好的稀饭红薯咸菜,顶着清澈透明的月亮和星星,背上一小麻袋稻谷或高粱或玉米从张家坝步行去古镇交公粮。走过一段平路,爬上一段陡坡,翻越一段长长石板斜坡路。清晨,进入弯弯拐拐的平路,一眼看到石宝寨,豁然开朗。再下坡,再上坡,就来到西沱中学的大门口。我把背篓靠住旁边土坎第n次歇口大气儿,大人们则直接用丁字型拐棍顶住背篓底部当歇气坎,面对古镇大声吆喝“嗨—呀”,荡气回肠,舒经活血,忘掉疲劳。那感觉就像一尊武将在昭告古镇上刚刚起床的“城里人:“我来啦”!然后一鼓作气,直下一段陡峭的羊肠小道,掠过西沱小学静谧的校园,趟过古镇漫过石板的溪流,踏过旁边那棵裸露在石板上盘根错节的黄葛树根,经过两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到达靠近江边的西沱粮站。那一路上留下的“嘿着嘿着”的吆喝声,那一串串被背篓自然磨成的“歇口气儿”再走的台阶印,那一棵棵自然生长在路边岩石上硕大茂盛如风向标式的黄葛树——已然成为送粮队伍的最美风景。排队、验收、称重——人山人海一片繁忙,中午时分,太阳火辣之时,收获也来了。金黄色的粮食纷纷送进用石头砌成的一排排仓库,母亲沾着口水一毛一元清点纸币露出灿烂笑容,我却惦记着出发前母亲承诺带我吃泡粑的事了。

  现在想起来,那是张家坝与西沱古镇的渊源,是农村人的一种成就感,一种荣誉感,一种对城市人的美好向往,一种对古镇美食的渴望产生的巨大动力!

  母亲总说我是家里的“好吃狗”,只要想吃,总有办法。六岁那年一个冬天,都晚上十二点了,突然想吃汤圆。父母不让。我独自用饭碗和面搓成了汤圆,用老茶壶放在烤火盆里烧水硬是把汤圆煮来吃了。那个年代小孩打蛔虫吃的一种香甜香甜的“宝塔糖”,忌油腻。可偏偏奶奶正在用菜籽油炸汤圆面,里面包的“酸濽肉”偏偏是我的最爱。抵不住的诱惑。站在灶台假装逗奶奶说话,帮她干活,在奶奶忙着炸第二锅的时候,迅速绕过奶奶身后抓上一块刚起锅尚在滴油的汤圆饼放在衣服包里,若无其事出门,一拐弯,狼吞虎咽下肚—— 当然后果极其严重:肚子疼得地上打滚,胃里翻江倒海吐得死去活来。酸濽肉是西沱一绝。每逢过年吃自家喂的“粮食猪”,母亲总是要弄一大盆肥瘦兼搭的肉片,用家里的石磨子把自产的大米推成粉末,自制的佐料加井水搅拌,然后一层层的放入干净的大瓦罐中,中间用当地的一种青树枝隔离封口,然后倒立在瓦罐盖里,定期给瓦盖里加水与外面空气隔离,时间一到,那种发酵后的独特酸味儿就出来了。

  中考结束时,我超过录取线10分,父亲让我填报了四川农业学校,说容易录取,回来当个农技员就是城里人了,不用种田下苦力了。第一次带我去当时古镇中部那家最好的食店吃饭,酸濽肉蒸嫩胡豆,酸濽肉汤圆饼,红苕粉条炒回锅肉,四季豆洋芋箜饭……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没被录取,但那顿饭着实让我开了“洋荤”!小学就读于张家坝那条大河对面的彭家院子,小学四年级就提前到西沱念初中了,一直到高中毕业。每周从家里用背篼带足红苕大米土豆等食物,自己动手洗干净装进大瓷碗里做个记号放进食堂的大蒸笼里,开饭时间到了自己去认领。学校提供一份汤菜,能看见舀到碗里的汤多几颗油珠已经是奢望。看到现在吃的大鱼大肉大油既幸福又实不敢恭维,佐料比食物还多,馒头比白糕还白,就是感觉不到食材本味儿!还是觉得当年吃的才是真正的美食。

  古镇上,最让我留恋的还是位于“平街”的那个做“泡粑”的铺子。所谓“泡粑”,其实就是现在通俗叫的白糕,把大米磨成面粉发酵后做成的,从蒸笼热腾腾的出来,保持大米本色,路过店铺闻到那个酸甜味儿就令人垂涎三尺。一口咬下去,嫩鲜有磁性,里面有气泡,像少女脸上的小酒窝。

  张家坝那条河是从西沱后面祁曜山脉深处冒出的一股清泉,流经李生坝、喻家沟、黄龙桥、太平桥,最后汇入长江,水质清澈,水量充足,沿途劳作后的农民走进河里直接用手捧起来就喝,那叫一个爽!烈日炎炎下河泡澡游泳、下雨涨水抓鱼,有人夸张地说,现在要到城口才有这福气了。而张家坝那段河流开阔,深水区域多而长,水质更好。岸边泥土粘稠性强,从上游冲刷来的龙骨石多,是烧制石灰的好材料。古镇上的人常来选奇异怪石,学我们农村娃摸鱼捉螃蟹打水仗。后来从出水口附近一个叫跳脚石的位置截流一半,新修水渠和水库,让全镇绝大多数乡村都用上这股水。并成立了专门的管理处。父亲从管理处调到西沱新成立的乡镇企业办公室工作,我正好上初中,从此就借住在父亲工作的地方,当上了古镇“居民”。乡镇企业办公室的“饭堂”,对外营业,因为地理位置处在街道人流最大的十字路口梯坎上,包子馒头做得好,生意不错。每逢赶场天,农民种植的各种农副产品都在这条街上沿路摆放叫卖。道路狭窄,人潮涌动,是要把人挤抬起来的感觉。卡车通过时常常把农民的背篼、箩筐挂住,但绝对没有人去拦车扯皮:西沱多的是竹子,坏了回家编一个就是。看书累了我喜欢站在十字路口石阶上看热闹。卖包子馒头是个嘴甜人漂亮的小妹子。久而久之,小妹和我之间由不说话到点头微笑到偷偷多拿个馒头或包子放我碗里,到后来居然有人来提亲——其实我也挺感激的。可我知道不行啊,“走出农门才算有出息”,家训可是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姑娘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一头浓密的秀发,透出一种端庄优雅的气质。好几次看到她洗头后坐在门口的石台上梳头的样子,特别舒展大方。特别希望她甩头发的瞬间能四目相对点头示好——高攀的心又总是被整得拔凉拔凉的。心里总是不服:你们城里人吃的不都是我们村种的嘛。倒是同桌的女同学,家里种了不少果树,为给我偷偷拿水果来,居然把花书包换成了厚厚的帆布包,底下装水果上面放书,不易被人发现。我却始终找不到那种感觉,还是忘不了在十字口的“打望”。

  小学升初中读的是“农中”,全名叫西沱东方红中学,算是西沱镇第二大中学,学生主要是古镇周边几个村的农民的子女。教室门窗有些破旧,教学用具大都是老师自己做的。没有学生宿舍,晚自习后都回家。中午时间基本都在教室,有的睡觉,有的看书,不准互相影响。那天,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在教室里打算盘珠子比赛,快要分输赢的时候突然伸过来一把扫帚,我以为是同学开玩笑,头都不抬直接用手拦开,一边说“莫搞哟”,引来哄堂大笑。抬头一看,原来是我们公认最凶的数学老师刘中慧检查来了,赶紧收起算盘趴在桌子上大气都不敢出。后来她成了我们这个学校的校长,后来又成了全县管教育的局长,再后来成为全国“十大女杰”!太长“农中人”志气了。我跟农中不少学生考进了西沱中学,农民子女和城里人就这样成为同学了。巧了,那个石阶上梳头的女孩居然跟我同班!刚开始我都不敢正面看她!西沱中学不愧是当年的佼佼者,数学、化学、物理、英语、语文老师不仅在全县甚至当时的涪陵地区(黔江地区组建之前)都是很有名气,70年代末恢复高考后连续几年升学率全县第一!那年遇到干旱,连续五十天不下雨,学生劳动课就是到几公里外的水库用洗脸盆端水,洗脸水、开水都凭票供应,贵如菜汤里的油珠!正好学习老舍先生写的文章《在烈日和暴雨下》,有感而发随手在黑板上写下一段文字,被说成是反动言论要受处分。同学赶紧帮我搽掉。我不服,用笔记下那段文字找到自己的班主任陈贵芝老师评理。我见他半天不说话,“哇”的一声哭了。他站起身走到我跟前很严肃地说:“不要哭。我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如果有人提出要处分,我第一个站出来为你说话”。掷地有声!感觉老师就是我的天!高中毕业那天,全班同学一起在草坪上喝啤酒,好多都是第一次喝酒,都喝醉了,我和她还有他她他都紧紧相拥。若干年后回忆这件事大家都感慨万千:怎么一点邪念也没有呢?!

  西沱中学的地势相对平坦。食堂是一栋仿古建筑,青砖青瓦,分上下两个台阶。上面有厨房有堂屋有卧房,

  堂屋前面有半人高的石墙,墙上有雕花。两边石梯下去是天井,天井两边厢房用作老师的办公室兼卧室,中间有个圆形大石缸里满满的水生植物,常有青蛙跳来跳去。地面全是石板铺的,平展细腻,偶尔能见到青苔。门口就是古镇上有名的月台坝,也是用石头从外边垒起来形成的一块坝子,估计有几百平方米,形状酷似弯弯的月亮。上面栽有槐树,碗口粗大,呈月亮状一字摆开,夏天,绿油油如竹叶般茂密的树叶迎风摇曳,树枝盖过月台边缘,给坐在边缘石板上乘凉的人遮阳挡雨,通透而灵性十足。这里居高临下,一眼掠过长江直抵石宝寨顶。月光下,月台坝,常有青年男女窃窃私语、海誓山盟。礼堂左上方还有一个月台坝子,我曾经兴致勃勃爬上梯坎就戛然而止,感觉很幽静神秘。围绕礼堂旁边的这几个院子彼此独立又浑然一体,想来一定有不少美丽的传说。

  沿古镇石板阶梯一直往上走到尽头,就是古镇街道的上出口。那里有一棵巨大的黄葛树,树干需要几个人合围,树桠均衡向四面分叉,枝繁叶茂,形成一个巨大的宝盖,与几十公里以外绵延不断气势雄伟的祁曜山脉最高峰遥遥相对,像西沱古镇的定海神针!回头望去,背靠大树、依东山而伴长江的回水沱是名副其实的“西”沱。记忆中,西沱古镇上下左右几乎所有进出口都有黄葛树,从船上望去,好似朵朵嫩绿、深绿的宝石镶嵌在古镇里,晶莹剔透,与青灰色瓦房很相搭。每一棵黄葛树对应一条走向周边乡村的道路,沿途山与山之间的脊梁上都有一棵巨大的黄葛树矗立着,像灯塔,像驿站,好似西沱古镇的天然经幡,让城市和乡村浑然一体!

  就在古镇上端的黄葛树旁,跳脚石大堰的一路来水,流经后面一座水库稍作休息,沿着古镇左边的溪沟流淌,在小镇的中部隆起的石坡上形成一道长长的瀑布,水流穿过小桥转向古镇的右边,漫过交公粮路过的大片斜面石板,从粮站旁边悄然奔长江而去,刚好构成“z”字型结构图。似乎在提示我们,西沱粮食也由此转运到了全国各地。也许,重庆市民都吃过我们家乡原生态粗粮呢!

  “平街”,顾名思义,就是平坦的街道,全长估计100米左右,正位于溪流中部转换的位置。那家“泡粑”店就骑在转换处的溪流上。我曾经进去看过,黑漆漆的条状木板楼下能清楚看到溪流翻动的水花,算是平街的上起点。赶场的人基本上都要去平街,因为那里就是西沱的解放碑,百货公司就是重百新世纪,老百姓需要的各种绸缎布料齐全,各种型号色彩的文具很吸引学生光顾。没听说过“假货”这个词儿。街上有刻印章的,修手表修风扇的,卖“包面”(馄饨)的,开旅店的,人气很旺。全镇最好的理发店算是平街的下起点,店面宽敞明亮,顶级师傅我已经记不起名字了,留着分头,油光粉面,笔挺西装加外套风衣,剪刀在手上快速翻转,咔嚓咔嚓清脆有韵律。那是古镇的潮人!绝对的高颜值。理发店旁边是西沱中医院,纯木质结构的瓦房,门诊大厅几根大圆木柱子涂着红黑色的油漆很有厚重感。院长姓王,父亲带我找过他看病,特别热情。后来还亲自带队到我们村给小娃儿“种豆”(种疫苗),就在他把针头指向我手臂的一瞬间,突然挣开父亲的手跑了。只听见啪的一声,脚杆猛然颤抖倒地,小腿处留下长长的高粱秆做的扫帚血印,再次被父亲抓回去补上那一针。从此学会了面对!

  平街左上方就是电影院,三面围墙一面楼房,正大门旁边还设有卖票的窗口,张贴有电影海报。我去看过两场战争片,最喜欢呆在放映员旁边,看他手把着机器,目不转睛盯着转动的胶片轮,仔细听那吱吱的声响,像在完成一种神圣使命。

  在我记忆里,邮局、粮站、农中、泡粑店、铁器厂、理发店、中医院、电影院、月台坝、黄葛树,以及七曜山脉脚下形成的溪流河流等都是古镇上不可或缺的名片,都是我心中的历史文化博物馆。跟粮站相邻的街道叫车坝,当年西沱镇邮局就在那附近,十来步石梯走上去,很洋气的一栋小楼,我去那里订过报纸杂志寄挂号信,仅邮电员那身工作服就让人高看一眼。山峡大坝建成后,估计这些都成水中宝贝了。再往下游走,就是陶家坝了,长江西沱港务站坐落于此。高中毕业,居然考进重庆河运学校,学的轮机专业。那个时候,乘大型客轮去重庆“一票难求”时有发生。好在那里的欧先生是我老师的亲兄弟,跟河运学校有缘,关键时刻常能“贵人相助”。其实每个人在不同的节点,都可能遇到帮助关心自己的好心人。这也是我难忘初心、难忘古镇、难忘“农门”的原因。

  最近听说古镇旅游要重新开发。却又总听到身边朋友“慕名而去扫兴而归”的牢骚话。近日网上看到新华社记者发的一张照片,称西沱古镇已淹没在城市中,“只剩千步云梯”,萌生嘘唏感怀。总希望能为古镇做点什么。方便的时候一定约上几个同学回西沱古镇,去追寻儿时的感觉,探究那几座神秘院落的故事,在黄葛树下乘凉喝茶,去露天电影坝看放映员雕塑般的神情。

  (作者系璧山区副区长、区公安局局长张树金

  • 站内
站内
分享
2017-01-02 07:05:03 来源: 0 条评论
【摘要】 西沱古镇在2003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最近阅读了几篇描写古镇的文章,都是一道道靓丽风景线。我想到我的家乡:

  重庆石柱县西沱镇。那座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2003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古镇,已多年不见。但小时候刻在记忆深处,那一块块青石板铺成的云梯式街道,那层层叠叠、大小不一、色调各异的竹木吊脚楼,用碱石灰把不规则的石头砌成的“干打垒”墙面,以及蕴藏在商贾云集中的别样风情,总是难以忘怀!

  每每站在西沱中学校大门左前方俯瞰,青灰色的古镇宛如一条巨大的鲤鱼,从江边腾空而起,跳过“龙门”,欢快而有节奏,厚重而有力度。斜阳西下,但见长江水从上游的石宝寨拐了个弯,横着身躯冲小镇扑面而来,到古镇下方突然停住步伐往岸边回流而上,轻柔温情贴着古镇赖以生存的巨型石坡侧身挥手致意,依依不舍北下万州而东逝——西沱“一脚踏三县”由此得名。

  我出生在西沱镇管辖的七八公里外的农村张家坝。周围都是大小山坡,唯独我们那一大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号称全镇闻名的“鱼米之乡”。一条大河和一条小河在此交汇,在石宝寨的正对面汇入长江,跟流经西沱古镇的长江回水首尾相连。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当年我完成插秧、挖地、犁田、割谷、脱谷,经过在石灰、炭渣、石子搅拌碾成的“三合土”地板爆晒之后,用木制风车吹去空壳杂质,装进粗麻线编制的专用口袋,吃过母亲准备好的稀饭红薯咸菜,顶着清澈透明的月亮和星星,背上一小麻袋稻谷或高粱或玉米从张家坝步行去古镇交公粮。走过一段平路,爬上一段陡坡,翻越一段长长石板斜坡路。清晨,进入弯弯拐拐的平路,一眼看到石宝寨,豁然开朗。再下坡,再上坡,就来到西沱中学的大门口。我把背篓靠住旁边土坎第n次歇口大气儿,大人们则直接用丁字型拐棍顶住背篓底部当歇气坎,面对古镇大声吆喝“嗨—呀”,荡气回肠,舒经活血,忘掉疲劳。那感觉就像一尊武将在昭告古镇上刚刚起床的“城里人:“我来啦”!然后一鼓作气,直下一段陡峭的羊肠小道,掠过西沱小学静谧的校园,趟过古镇漫过石板的溪流,踏过旁边那棵裸露在石板上盘根错节的黄葛树根,经过两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到达靠近江边的西沱粮站。那一路上留下的“嘿着嘿着”的吆喝声,那一串串被背篓自然磨成的“歇口气儿”再走的台阶印,那一棵棵自然生长在路边岩石上硕大茂盛如风向标式的黄葛树——已然成为送粮队伍的最美风景。排队、验收、称重——人山人海一片繁忙,中午时分,太阳火辣之时,收获也来了。金黄色的粮食纷纷送进用石头砌成的一排排仓库,母亲沾着口水一毛一元清点纸币露出灿烂笑容,我却惦记着出发前母亲承诺带我吃泡粑的事了。

  现在想起来,那是张家坝与西沱古镇的渊源,是农村人的一种成就感,一种荣誉感,一种对城市人的美好向往,一种对古镇美食的渴望产生的巨大动力!

  母亲总说我是家里的“好吃狗”,只要想吃,总有办法。六岁那年一个冬天,都晚上十二点了,突然想吃汤圆。父母不让。我独自用饭碗和面搓成了汤圆,用老茶壶放在烤火盆里烧水硬是把汤圆煮来吃了。那个年代小孩打蛔虫吃的一种香甜香甜的“宝塔糖”,忌油腻。可偏偏奶奶正在用菜籽油炸汤圆面,里面包的“酸濽肉”偏偏是我的最爱。抵不住的诱惑。站在灶台假装逗奶奶说话,帮她干活,在奶奶忙着炸第二锅的时候,迅速绕过奶奶身后抓上一块刚起锅尚在滴油的汤圆饼放在衣服包里,若无其事出门,一拐弯,狼吞虎咽下肚—— 当然后果极其严重:肚子疼得地上打滚,胃里翻江倒海吐得死去活来。酸濽肉是西沱一绝。每逢过年吃自家喂的“粮食猪”,母亲总是要弄一大盆肥瘦兼搭的肉片,用家里的石磨子把自产的大米推成粉末,自制的佐料加井水搅拌,然后一层层的放入干净的大瓦罐中,中间用当地的一种青树枝隔离封口,然后倒立在瓦罐盖里,定期给瓦盖里加水与外面空气隔离,时间一到,那种发酵后的独特酸味儿就出来了。

  中考结束时,我超过录取线10分,父亲让我填报了四川农业学校,说容易录取,回来当个农技员就是城里人了,不用种田下苦力了。第一次带我去当时古镇中部那家最好的食店吃饭,酸濽肉蒸嫩胡豆,酸濽肉汤圆饼,红苕粉条炒回锅肉,四季豆洋芋箜饭……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没被录取,但那顿饭着实让我开了“洋荤”!小学就读于张家坝那条大河对面的彭家院子,小学四年级就提前到西沱念初中了,一直到高中毕业。每周从家里用背篼带足红苕大米土豆等食物,自己动手洗干净装进大瓷碗里做个记号放进食堂的大蒸笼里,开饭时间到了自己去认领。学校提供一份汤菜,能看见舀到碗里的汤多几颗油珠已经是奢望。看到现在吃的大鱼大肉大油既幸福又实不敢恭维,佐料比食物还多,馒头比白糕还白,就是感觉不到食材本味儿!还是觉得当年吃的才是真正的美食。

  古镇上,最让我留恋的还是位于“平街”的那个做“泡粑”的铺子。所谓“泡粑”,其实就是现在通俗叫的白糕,把大米磨成面粉发酵后做成的,从蒸笼热腾腾的出来,保持大米本色,路过店铺闻到那个酸甜味儿就令人垂涎三尺。一口咬下去,嫩鲜有磁性,里面有气泡,像少女脸上的小酒窝。

  张家坝那条河是从西沱后面祁曜山脉深处冒出的一股清泉,流经李生坝、喻家沟、黄龙桥、太平桥,最后汇入长江,水质清澈,水量充足,沿途劳作后的农民走进河里直接用手捧起来就喝,那叫一个爽!烈日炎炎下河泡澡游泳、下雨涨水抓鱼,有人夸张地说,现在要到城口才有这福气了。而张家坝那段河流开阔,深水区域多而长,水质更好。岸边泥土粘稠性强,从上游冲刷来的龙骨石多,是烧制石灰的好材料。古镇上的人常来选奇异怪石,学我们农村娃摸鱼捉螃蟹打水仗。后来从出水口附近一个叫跳脚石的位置截流一半,新修水渠和水库,让全镇绝大多数乡村都用上这股水。并成立了专门的管理处。父亲从管理处调到西沱新成立的乡镇企业办公室工作,我正好上初中,从此就借住在父亲工作的地方,当上了古镇“居民”。乡镇企业办公室的“饭堂”,对外营业,因为地理位置处在街道人流最大的十字路口梯坎上,包子馒头做得好,生意不错。每逢赶场天,农民种植的各种农副产品都在这条街上沿路摆放叫卖。道路狭窄,人潮涌动,是要把人挤抬起来的感觉。卡车通过时常常把农民的背篼、箩筐挂住,但绝对没有人去拦车扯皮:西沱多的是竹子,坏了回家编一个就是。看书累了我喜欢站在十字路口石阶上看热闹。卖包子馒头是个嘴甜人漂亮的小妹子。久而久之,小妹和我之间由不说话到点头微笑到偷偷多拿个馒头或包子放我碗里,到后来居然有人来提亲——其实我也挺感激的。可我知道不行啊,“走出农门才算有出息”,家训可是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姑娘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一头浓密的秀发,透出一种端庄优雅的气质。好几次看到她洗头后坐在门口的石台上梳头的样子,特别舒展大方。特别希望她甩头发的瞬间能四目相对点头示好——高攀的心又总是被整得拔凉拔凉的。心里总是不服:你们城里人吃的不都是我们村种的嘛。倒是同桌的女同学,家里种了不少果树,为给我偷偷拿水果来,居然把花书包换成了厚厚的帆布包,底下装水果上面放书,不易被人发现。我却始终找不到那种感觉,还是忘不了在十字口的“打望”。

  小学升初中读的是“农中”,全名叫西沱东方红中学,算是西沱镇第二大中学,学生主要是古镇周边几个村的农民的子女。教室门窗有些破旧,教学用具大都是老师自己做的。没有学生宿舍,晚自习后都回家。中午时间基本都在教室,有的睡觉,有的看书,不准互相影响。那天,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在教室里打算盘珠子比赛,快要分输赢的时候突然伸过来一把扫帚,我以为是同学开玩笑,头都不抬直接用手拦开,一边说“莫搞哟”,引来哄堂大笑。抬头一看,原来是我们公认最凶的数学老师刘中慧检查来了,赶紧收起算盘趴在桌子上大气都不敢出。后来她成了我们这个学校的校长,后来又成了全县管教育的局长,再后来成为全国“十大女杰”!太长“农中人”志气了。我跟农中不少学生考进了西沱中学,农民子女和城里人就这样成为同学了。巧了,那个石阶上梳头的女孩居然跟我同班!刚开始我都不敢正面看她!西沱中学不愧是当年的佼佼者,数学、化学、物理、英语、语文老师不仅在全县甚至当时的涪陵地区(黔江地区组建之前)都是很有名气,70年代末恢复高考后连续几年升学率全县第一!那年遇到干旱,连续五十天不下雨,学生劳动课就是到几公里外的水库用洗脸盆端水,洗脸水、开水都凭票供应,贵如菜汤里的油珠!正好学习老舍先生写的文章《在烈日和暴雨下》,有感而发随手在黑板上写下一段文字,被说成是反动言论要受处分。同学赶紧帮我搽掉。我不服,用笔记下那段文字找到自己的班主任陈贵芝老师评理。我见他半天不说话,“哇”的一声哭了。他站起身走到我跟前很严肃地说:“不要哭。我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如果有人提出要处分,我第一个站出来为你说话”。掷地有声!感觉老师就是我的天!高中毕业那天,全班同学一起在草坪上喝啤酒,好多都是第一次喝酒,都喝醉了,我和她还有他她他都紧紧相拥。若干年后回忆这件事大家都感慨万千:怎么一点邪念也没有呢?!

  西沱中学的地势相对平坦。食堂是一栋仿古建筑,青砖青瓦,分上下两个台阶。上面有厨房有堂屋有卧房,

  堂屋前面有半人高的石墙,墙上有雕花。两边石梯下去是天井,天井两边厢房用作老师的办公室兼卧室,中间有个圆形大石缸里满满的水生植物,常有青蛙跳来跳去。地面全是石板铺的,平展细腻,偶尔能见到青苔。门口就是古镇上有名的月台坝,也是用石头从外边垒起来形成的一块坝子,估计有几百平方米,形状酷似弯弯的月亮。上面栽有槐树,碗口粗大,呈月亮状一字摆开,夏天,绿油油如竹叶般茂密的树叶迎风摇曳,树枝盖过月台边缘,给坐在边缘石板上乘凉的人遮阳挡雨,通透而灵性十足。这里居高临下,一眼掠过长江直抵石宝寨顶。月光下,月台坝,常有青年男女窃窃私语、海誓山盟。礼堂左上方还有一个月台坝子,我曾经兴致勃勃爬上梯坎就戛然而止,感觉很幽静神秘。围绕礼堂旁边的这几个院子彼此独立又浑然一体,想来一定有不少美丽的传说。

  沿古镇石板阶梯一直往上走到尽头,就是古镇街道的上出口。那里有一棵巨大的黄葛树,树干需要几个人合围,树桠均衡向四面分叉,枝繁叶茂,形成一个巨大的宝盖,与几十公里以外绵延不断气势雄伟的祁曜山脉最高峰遥遥相对,像西沱古镇的定海神针!回头望去,背靠大树、依东山而伴长江的回水沱是名副其实的“西”沱。记忆中,西沱古镇上下左右几乎所有进出口都有黄葛树,从船上望去,好似朵朵嫩绿、深绿的宝石镶嵌在古镇里,晶莹剔透,与青灰色瓦房很相搭。每一棵黄葛树对应一条走向周边乡村的道路,沿途山与山之间的脊梁上都有一棵巨大的黄葛树矗立着,像灯塔,像驿站,好似西沱古镇的天然经幡,让城市和乡村浑然一体!

  就在古镇上端的黄葛树旁,跳脚石大堰的一路来水,流经后面一座水库稍作休息,沿着古镇左边的溪沟流淌,在小镇的中部隆起的石坡上形成一道长长的瀑布,水流穿过小桥转向古镇的右边,漫过交公粮路过的大片斜面石板,从粮站旁边悄然奔长江而去,刚好构成“z”字型结构图。似乎在提示我们,西沱粮食也由此转运到了全国各地。也许,重庆市民都吃过我们家乡原生态粗粮呢!

  “平街”,顾名思义,就是平坦的街道,全长估计100米左右,正位于溪流中部转换的位置。那家“泡粑”店就骑在转换处的溪流上。我曾经进去看过,黑漆漆的条状木板楼下能清楚看到溪流翻动的水花,算是平街的上起点。赶场的人基本上都要去平街,因为那里就是西沱的解放碑,百货公司就是重百新世纪,老百姓需要的各种绸缎布料齐全,各种型号色彩的文具很吸引学生光顾。没听说过“假货”这个词儿。街上有刻印章的,修手表修风扇的,卖“包面”(馄饨)的,开旅店的,人气很旺。全镇最好的理发店算是平街的下起点,店面宽敞明亮,顶级师傅我已经记不起名字了,留着分头,油光粉面,笔挺西装加外套风衣,剪刀在手上快速翻转,咔嚓咔嚓清脆有韵律。那是古镇的潮人!绝对的高颜值。理发店旁边是西沱中医院,纯木质结构的瓦房,门诊大厅几根大圆木柱子涂着红黑色的油漆很有厚重感。院长姓王,父亲带我找过他看病,特别热情。后来还亲自带队到我们村给小娃儿“种豆”(种疫苗),就在他把针头指向我手臂的一瞬间,突然挣开父亲的手跑了。只听见啪的一声,脚杆猛然颤抖倒地,小腿处留下长长的高粱秆做的扫帚血印,再次被父亲抓回去补上那一针。从此学会了面对!

  平街左上方就是电影院,三面围墙一面楼房,正大门旁边还设有卖票的窗口,张贴有电影海报。我去看过两场战争片,最喜欢呆在放映员旁边,看他手把着机器,目不转睛盯着转动的胶片轮,仔细听那吱吱的声响,像在完成一种神圣使命。

  在我记忆里,邮局、粮站、农中、泡粑店、铁器厂、理发店、中医院、电影院、月台坝、黄葛树,以及七曜山脉脚下形成的溪流河流等都是古镇上不可或缺的名片,都是我心中的历史文化博物馆。跟粮站相邻的街道叫车坝,当年西沱镇邮局就在那附近,十来步石梯走上去,很洋气的一栋小楼,我去那里订过报纸杂志寄挂号信,仅邮电员那身工作服就让人高看一眼。山峡大坝建成后,估计这些都成水中宝贝了。再往下游走,就是陶家坝了,长江西沱港务站坐落于此。高中毕业,居然考进重庆河运学校,学的轮机专业。那个时候,乘大型客轮去重庆“一票难求”时有发生。好在那里的欧先生是我老师的亲兄弟,跟河运学校有缘,关键时刻常能“贵人相助”。其实每个人在不同的节点,都可能遇到帮助关心自己的好心人。这也是我难忘初心、难忘古镇、难忘“农门”的原因。

  最近听说古镇旅游要重新开发。却又总听到身边朋友“慕名而去扫兴而归”的牢骚话。近日网上看到新华社记者发的一张照片,称西沱古镇已淹没在城市中,“只剩千步云梯”,萌生嘘唏感怀。总希望能为古镇做点什么。方便的时候一定约上几个同学回西沱古镇,去追寻儿时的感觉,探究那几座神秘院落的故事,在黄葛树下乘凉喝茶,去露天电影坝看放映员雕塑般的神情。

  (作者系璧山区副区长、区公安局局长张树金

分享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
网站地图